阳春繁花开,有歌桑植来。4月25日,新山歌社民歌专场活动邀请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桑植民歌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尚生武、向佐绒以及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道英一起带领同学们学习桑植民歌。
活动伊始,“新山歌社”指导教师张天彤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民歌之乡、红色沃土——桑植,并对其地理面貌、文化背景及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桑植地区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一个万山为邑的千年古县。在这里,以土家族、白族、苗族与汉族为主的28个民族交融互通,文化兼收并蓄,创造了极具艺术价值的桑植民歌、桑植白族仗鼓舞、桑植花灯以及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傩戏等多彩丰富的民族民间艺术。多民族的融合加上桑植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殊地理面貌形成了桑植独有的文化。
桑植民歌起源于原始农耕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桑植民歌是劳动者在生产生活中情感自然流露而演唱的歌谣,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于民间。歌中所唱有劳动、有爱情、有风景、有心情,经过人民群众的世代传唱、筛选、改造、加工、提炼,日臻完美,成为民间音乐文化瑰宝并流传至今。其中,山歌高昂清脆、小调婉转悠扬、花灯调欢快热情、劳动号子豪迈粗犷、薅草锣鼓振奋激昂。浓郁的方言、有趣的衬词、婉转的润腔镶嵌在高低长短的旋律中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地呈现出桑植民歌独有的艺术魅力,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美学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桑植县还是我国著名的贺龙元帅的故乡,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因此,桑植地区诞生了丰富的革命歌曲。这类民歌极大地丰富了桑植民歌的内涵。桑植民歌于2006年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熠熠生辉的一朵奇葩。
当天的课堂分为上、下两个单元进行。课程开始后先是张老师的讲解,随后便邀请尚生武、向佐绒、黄道英三位老师先后为同学们范唱。三位老师先后为大家示范演唱了《好郎好姐不用媒》《槐树花儿香》《冷水泡茶慢慢浓》。尚老师的演唱声若洪钟、气贯长虹,向老师的演唱细腻婉转、真挚浓烈,黄老师的演唱活泼动感、趣味十足,这让同学们一下子对桑植民歌有了感性的认识。
随后,是三位老师的教唱环节。由于桑植民歌全部使用方言演唱,在教唱前老师们都会先范读一遍歌词,再带领同学们逐句跟读歌词,这样便于大家更好地把握桑植民歌的韵味。首先,尚老师教大家演唱了《桑木扁担软溜溜》,这是一首在桑植地区广为流传的民歌。尚老师强调,演唱“啧啧啧精哪、啧啧啧蹦呀”这几句衬词时一定要轻巧活泼,因为这是在模仿扁担发出的声音,要体现出挑夫往前小跑的劲头来。
第二个教唱的是向佐绒老师,她教唱的《冷水泡茶慢慢浓》是她的代表作。这首民歌早于1978年10月便由向老师在北京唱响。时隔半个世纪后这首歌“再度进京”,经过几十年的沉淀,向老师的歌声沁满了更醇厚的“茶香”。她在教唱时,不断地强调“看我的口型,看我的手势,看我的表情”“眼睛要有光,心里要有东西”。这首歌虽为散板,但节奏有紧有松,慢中有快,放收有度。看似短小的民歌,实则难度很高,正如张老师所言“学唱这首歌,要像这首歌的名字一样‘冷水泡茶慢慢浓’”。
最后,黄道英老师带大家一起学习了小调《三根丝线三尺长》。这首歌最大的特点是衬词极为丰富,原本只有短小的两句词,但加上衬词便组成了一首趣味十足、丰富饱满的歌曲。经过几遍细致的教唱后,黄老师还邀请同学一同上台演唱,对其中的方言和衬词做了更为细致的指导。在张老师提议下,三位老师一道为同学们演唱了那首耳熟能详的《马桑树儿搭灯台》。
活动结束前,张老师总结道:
1.方言始终是第一位的。要唱好一首民歌,首先要模仿体会民歌方言的韵味,这是体现区域风格的重要因素。
2.桑植民歌的润腔尤为丰富,就如同桑植地区山与山之间的褶皱一般,技术润腔、肢体润腔、感情润腔在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即便桑植民歌的润腔如此丰富,也依然是为唱词服务的,在歌中是“腔随字走”。
3.桑植民歌中大量的衬词、衬句,让原本短小精悍的民歌显得饱满又立体。这就是“小民歌中蕴含的大智慧”。
4.在学唱民歌时,可以先把曲谱放下,不要被谱子“绑架”,否则会被文本、音符所“干扰”,聆听老师演唱时要入脑、入心,尽量做到过耳不忘。
本次课堂吸引了学校声歌系、管弦系、艺管系、作曲系、指挥系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声歌系吴碧霞教授、雷佳教授亲临课堂进行观摩并给予很高评价。“新山歌社——桑植民歌专场”活动令人意犹未尽、受益匪浅,同学们在学唱桑植民歌的同时,也对其有了更多的思考与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