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
新山歌社——山东民歌
信息来源:新山歌社 作者:李宏申、李勇臻 发布时间:2023-04-08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3月31日,“新山歌社”抓着3月份的小尾巴,迎来了本学期第二场民歌专场教授活动。本场活动邀请到的是山东民歌演唱家贾堂霞、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教师刘橙橙,在指导教师张天彤的带领下,围绕山东民歌的地方特色展开讲唱。

活动伊始,张天彤老师首先隆重介绍了本期特邀嘉宾——山东民歌演唱家贾堂霞老师。贾老师是山东历城人,曾师从山东民歌演唱家王音璇、韦友琴两位老师,后师从中央民族大学声乐教育家糜若如教授,先后在武警文工团和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工作。多年来,在王音璇老师生前指导下,贾老师致力于山东民歌的传承、传播和创新工作,出版了个人独唱专辑《贾堂霞经典山东民歌(1—3)》《历城民歌》等。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山东民歌的演唱韵味,张天彤老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山东的自然地貌、齐鲁文化大致发展历史以及山东民歌的五大色彩区进行了概要介绍,她还专门对山东小调及其类型进行了介绍和讲解。课堂上应张天彤老师的请求,贾堂霞老师逐字逐句地示范并教唱了同学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绣荷包》和《包楞调》。来自山东南部的苍山民歌《绣荷包》,是当地女子用来表达爱情所唱,这首歌并非直抒胸臆,而是借“物”来“传情”。

在教唱过程中,贾堂霞老师强调了演唱《绣荷包》的几点注意事项:一是“舌颤音”;二是能够体现当地方言发音的“嚎儿嚎儿音”;三是上下滑音与儿化音的运用。贾老师要求同学们在演唱过程中要有“点”与“线”、“强”与“弱”的层次对比。此外,歌中装饰性的词语,如:嘚儿、啦衣、呢、嗨、哟等都能够极大地增强民歌本身的艺术效果。贾老师还以女性的视角分享了年轻少妇边唱边绣荷包时那种丰富的内心情感表达。

随后,贾堂霞老师又教唱了《包楞调》。张天彤老师以访谈的形式,通过与贾堂霞老师的对话,让同学们了解了旧时妇女担经上香祈福时唱《包楞调》的速度和状态。贾堂霞老师还现场分享了她昔日田野采风学唱《包楞调》时的体会,即“一手挑扁担,一手拿扇子”的感觉。应张老师请求,现场还增加教唱了一首鲜少听见的山东儿歌《抓子歌》。贾堂霞老师强调,唱这首儿歌一定要抓住孩子天真富有童趣的年龄特征,要吐字清晰,嘴皮子一定要利落且有颗粒感。

当天的课堂上,张天彤老师还专门为大家介绍了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刘橙橙老师。作为传唱山东民歌的优秀青年代表,刘橙橙老师为同学们示范演唱了富有当代艺术气息的《绣荷包》《包楞调》以及《赶集》,歌中透出作为山东籍新时代歌者对家乡民歌演唱的独到艺术见解和深厚感情。

张天彤老师在总结时谈到:听山东民歌时既有“硬、土、垮”地域特征,又不失“脆、美、甜”的艺术特色,这与当地方言和山东人特有的爽直,以及山东人追求美、爱生活的乐观性格有直接关系。唱山东民歌,既要关照山东方言,又要品味唱歌人的精神气质,方能在演唱中抓住其神韵,使演唱兼具豪放与柔美。本次课堂,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不同风格和情调的山东民歌。张天彤老师鼓励大家要更深层次地了解山东民歌,体会其独特的韵味。传奇永不落幕,梦想从未散场。让我们期待下一期的桑植民歌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