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
新山歌社——四月里来好风光 ·高淳民歌专场
信息来源:新山歌社 作者:黄馨瑶、刘彤 发布时间:2024-05-16

5月11日,新山歌社民歌专场活动邀请到江苏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淳民歌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夏小玲,高淳民歌传唱人孔庆刚、谷顺福,高淳民歌研究者郭燕龙一起带领同学们学习高淳民歌。当天的课堂分为两个单元进行。活动伊始,“新山歌社”指导教师张天彤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江南圣地、中国首个“国际慢城”——高淳,并对其地理面貌、文化背景及民族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高淳地处江苏省西南端,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南大门,区内薛城遗址的发掘证明6300年前已有先人在此生息繁衍。高淳生态环境极佳,既有山的钟灵,更兼水的毓秀、人文的厚重,拥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的生态黄金比例,可谓是真正的鱼米之乡。高淳优美旖旎的自然环境、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孕育了纷繁多样的民俗文化,因此有着“进门山歌进门戏,百日百花开遍地”的俗语。


高淳民歌源远流长,上可追溯至公元前522年的《河上歌》。在与高淳有关的诗词中,有大量关于“歌”的记载,如唐代李白《游丹阳湖》:“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在地理位置独特的高淳诞生了储量丰厚、清丽柔婉又不失高亢嘹亮的高淳民歌,具有语言美、行腔美、曲调美、音色美和情韵美的韵味特征,成为苏南地区颇具特色的代表性民歌。在2009年,高淳民歌被列入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淳民歌呈现出个性化、清丽化、多元化的演唱特点,崇尚“以弱为贵”。其演唱在呼吸运用、喉器位置、声带振动、共鸣运用和语言发音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合规律性”和“自洽性”。


张老师在讲解后,便邀请几位老师先后为同学们范唱、教唱。首先是孔庆刚、谷顺福老师演绎的送春调《春歌头·重打锣鼓重开台》,他们一人执鼓,一人持锣,仿佛还原了春节期间的喜庆场景。演唱结束,二位老师为大家讲解了自己手中锣鼓的由来。张老师随后讲解道“‘送春’是一种流行于高淳地区的民歌体裁,由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在春节前后走街串巷去唱送祝福,以维持生计。”

紧接着是教唱环节。由于高淳民歌全部用方言演唱,在教唱前老师们都会先范读一遍歌词,再带领同学们逐句跟读歌词,以便大家能更好把握高淳民歌的韵味。

第一个教唱的是夏小玲老师。她教唱的是《风吹杨柳水上漂》,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极具画面感。夏老师强调“演唱的时候要直直的,不要加很多颤音。”经过几遍细致的教唱后,夏老师还请同学一同上台演唱,并对歌曲中的方言发音、吐字做了进一步地讲解。


第二个教唱的是郭燕龙老师。他虽不是高淳人,但对高淳民歌颇有研究。他教唱的这首《卖花谣》,就是他在调查高淳民歌时搜集到的一首歌曲。经过了自己的改编、新创,这首歌也变得更加完整,更具时代性。郭老师谈到,“这是一首越唱越美的歌,特别有江南水乡的风格,虽然语言简练,但足以说明问题。”

最后,张老师又邀请孔庆刚、谷顺福老师为同学们演唱了一首小调《十绣荷包》,张老师讲解道:“‘绣荷包’往往是唱给情哥哥的爱情题材,而这首‘绣荷包’别具一格,看最后一句歌词‘哥哥又称心,嫂嫂笑盈盈,齐夸小妹真聪明’便可知道,这是妹妹唱给亲哥哥的亲情题材。”


活动结束前,张天彤老师进行了总结。第一,高淳方言属于吴语系统,学习它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大胆开口,学方言唱韵味;第二,高淳民歌的题材有其独到之处,例如:《十绣荷包》中歌唱对象身份的转变,是妹妹给亲哥哥和嫂子绣荷包,体现了浓浓的亲情;第三,高淳民歌的衬词、衬句不长,但填入乐节中显得整首歌曲丰富饱满;第四,民歌的体裁、题材与当地的生产生活方式紧密相关,原本迫于生计带有祈福色彩的“送春”,现在也成为极具特色的民间非遗艺术;第五,由于高淳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其在唱法上呈现出“直多颤少”的特点。